-
09月06日
-
对石油事业和石油人来说,玉门是一部历史,是感人的故事,更是一段情怀,历久弥新。中国的现代石油工业从这里滥觞,中国的现代炼油化学工业从这里起步,中国石油的一大批工艺技术和勘探开发经验在这里首开先河,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铁人王进喜从这里走出……记忆玉门,记住的不仅是辉煌,还有从历史长河中传承优良传统、成功经验、创业精神,从丰厚的历史底蕴中汲取前行的动力!
“全天滚”王进喜
王进喜是新中国成立后玉门油田第一代钻井工人,当过钻井工、司钻、钻井队长,是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。他在玉门油田工作10年,不仅创造了多项石油钻井行业的第一,而且留下了许多催人泪下的故事,“全天滚”就是其中之一。
为了发挥石油基地的作用,加快勘探开发新油田的步伐,1958年年初,油田组织了一批钻井队“大战白杨河”。起初,王进喜的贝乌5队是在老君庙的甘油泉打井,并没安排上白杨河。到了6月份,白杨河探区干得热火朝天,井队你争我夺,新纪录不断出现,王进喜坐不住了。他找领导提要求,争着上了白杨河。
贝乌5队搬到白杨河,与3207钻井队、贝乌4队等先进钻井队摽着打,互不相让,隆隆的钻机声中充满了竞争味。王进喜豪迈地提出了“月上千,年上万,标杆插上祁连山”的响亮口号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王进喜“寝不安席,食不甘味”,吃住在井场,一天24小时盯在施工现场。他给这种工作方法起了个名字,叫“全天滚”。
王进喜住在井上“全天滚”,大到生产组织、人员思想、打井方案、泥浆配制、钻头使用,小到钻杆摆放、螺纹抹油、要车领料事事都管,像上足劲的陀螺围着钻井任务转个没完。吃饭就叫徒工从食堂里带,啥时候有时间就啥时候吃。睡觉也是有空了才睡上一觉,钻杆上、泥浆槽里、电机房边都是他睡觉的地方,一张老羊皮袄白天披、晚上盖,整天不离身。天气暖和时就睡在井旁,随时掌握钻机运转的情况。就这样,王进喜把自己像钉子一样钉在了井场上,井越打越快,只用了13天就打了1191米,提前实现了“月上千”的目标。
实现了“月上千”的目标后,不甘示弱的王进喜又向“月上五千”冲击。他依然“全天滚”,天天围着钻台转。到1958年9月,贝乌5队当月钻井进尺达到5000米,创造了全国最高、世界少有的纪录。
1959年,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群英会,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车顶上背个大气包,奇怪地问别人:“背那家伙干啥?”人家告诉他:“因为没有汽油,烧的煤气。”这话像锥子一样刺痛了他。王进喜后来说:“北京汽车上的煤气包,把我压醒了,真真切切地感到国家的压力、民族的压力,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。”他曾多次向工友们说:“一个人没有血液,心脏就会停止跳动。国家没有石油,天上飞的,地上跑的,海上行的,都要瘫痪。没有石油,国家有压力,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,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!”
“冬青树” 郭孟和
郭孟和是新中国第一位石油工人中的劳动模范。20世纪50年代,,在玉门油田当钻井队长时,他的名字与当时鞍钢的孟泰、哈尔滨的马恒昌一起,经常出现在《人民日报》上,是我国石油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。
20世纪50年代初期,我国的石油钻井技术比较落后,玉门油田还不具备冬天打井的条件。但新中国百废待兴,各行各业建设急需石油,玉门石油人着急啊!
油田摆开了大规模勘探找油的战场,按照当时的惯例,冬天在高寒山区是不能打井的,而玉门的冬季长达四五个月。时任钻井队长的郭孟和提出,冬季也要进行钻井;他率领钻井队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,在海拔2600米的青草湾地区凿冰打井,开创了我国冬季钻井的先河,被誉为祁连山下的“冬青树”。他在1951年荣获全国工业战线劳动模范称号。
郭孟和率领钻井队,在恢复生产和石油基地的建设中屡建功勋。他提出办法,回收流失的泥浆,节约了大量资金。有着丰富钻井经验的郭孟和还自觉担负起培养年轻技术工人的任务,严格要求学徒,满足了钻井队发展的需要。铁人王进喜就是他带过的许多学徒中的一个。1959年,王进喜也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群英会,和师傅郭孟和一样,成为全国劳动模范。
饱经风霜的郭孟和,为石油奋斗了一生,他是老一辈石油工人的优秀代表,他那种为了民族振兴、国家富强而迸发出来的强烈主人翁责任感和忘我精神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石油工人。
1954年,郭孟和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,1959年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,1964年以后连续担任第四届、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。
郭孟和先后担任玉门市总工会副主席,玉门石油管理局工会主席、机关党委书记。在领导工作岗位上,他始终保持一贯的作风,勤勤恳恳,严于律己,胸怀坦荡。1977年,上级看到他年纪大,身体不好,还经常乘卡车下基层,特意给玉门局拨了一辆小轿车,作为其专车,但他很少坐,大部分时间都是让别的同志坐着去办公事。郭孟和的老伴身体多病,每当需要去医院诊治时,他总是叫孩子用自行车把老伴驮上,自己在后面扶着。有一年春节,二儿子从外地回来过年,大年三十晚上才赶到五华山车站,这里没有通玉门的公交车,他便给当工会主席的爸爸打电话想要车。不料郭孟和不仅没有派车,还批评了他一顿。儿子只好坐火车到酒泉住了一宿,大年初一才回到家。
1983年2月9日,石油工业的一代劳模郭孟和走完他光辉的一生。
人背钢丝绳修井20世纪60年代的石油沟油田,年产原油不足万吨。但在这个祁连山脚下海拔2700米的小油田,却发生了一个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罕见的“人背钢丝绳修井”的故事。
玉门油田在一次次支援新油田之后,留给自己的是人才奇缺、产量下滑、设备老化等数不清的困难。
油田职工在困难面前不弯腰,组织起了一个由采油工、机关干部、木工、炊事员等50多人的群众修井队。他们每天肩背钢丝绳,冒着风雪,排成一行,将四五吨重的抽油杆和油管从几百米的井底一根根拉上来,清去管壁结蜡,冲出管内泥沙,然后再一节节放下去。每修一口井,几十个人背着钢丝绳要在井场往返走200多趟。最艰难的是往井下放油管的时候,油管越接越多,负荷越来越重,每个人的两只脚都像刹车片一样,紧紧踩在地上一寸一寸地向前移。要是几十个人动作不协调,或有人摔倒,油管强大的向下引力会拽得大家站立不稳,失去控制,后果十分严重。所以,大家都紧紧背着钢丝绳,有人鞋后跟蹬掉了,有人脚上出血了,有人肩膀破了,仍牢牢抓住钢丝绳不松手,耗费的体力非常大。值得一说的是,那几年正逢三年自然灾害期间,这时的工人连肚子都吃不饱,但为了石油,他们手里的钢丝绳一刻也没放松,整整坚持了半年多,共修100多井次。这是何等的壮举啊!
1.85传奇地址:玩1.85传奇就看这里